永康帝又是一连数日未上朝。</p>
朝臣们等候了一个早朝的时间,仍是没见这位皇帝的身影。</p>
再过一会儿,便可以下朝了。</p>
德公公从外边进来,正想让朝臣们回去。</p>
一道禀报声传来——</p>
“摄政王到!”</p>
众人纷纷脸色一变。</p>
要知道这位摄政王虽手握大权,但他甚少上朝,如今竟是...</p>
他们又联想到永康帝最近的荒唐事,不免得多想了一些。</p>
怕不是摄政王要废了皇帝?</p>
前方,许尚书和云太傅的脸色皆是不好看。</p>
他们拿不准这位摄政王的心思,只能坐观其变。</p>
苏长策穿了一身玄色锦袍,来上朝这等大事,竟连亲王服饰都未穿戴。</p>
他缓缓地走上前去。</p>
在龙椅旁那处空置许久的太师椅上入座。</p>
“臣等拜见摄政王。”</p>
苏长策微微抬手,“免礼。”</p>
德公公颤颤巍巍地上前,“摄政王,今日来此,可是要处理政务?”</p>
苏长策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便令他浑身起了一股寒意。</p>
他赶忙跪下。</p>
“皇帝数日不问国事,像话?”</p>
德公公踌躇片刻,小声地回道:“启禀摄政王,皇上近日里身子不适...”</p>
“哦?”</p>
苏长策挑了挑眉,“身子不适,与后宫嫔妃夜夜笙歌?”</p>
德公公闻言,紧张地咽了咽口水。</p>
“在其位,谋其事。”</p>
苏长策淡漠道:“不想做,有的是人做。”</p>
他看向殿中的众臣,“可明白?”</p>
“臣等明白。”</p>
云太傅心中一动,看来瑞王说的没错,如今摄政王对永康帝已经颇有意见。</p>
这于他们所谋之事而言,可是好事。</p>
各位朝臣心思各异,悄悄地与自己同阵营的对了个眼神。</p>
许尚书不免得有些心急。</p>
若是此时摄政王将永康帝给废了,萧贵妃肚子里的孩子月份尚小,岂不是白白给瑞王那边占了便宜?到时他许家又该如何自处?</p>
苏长策将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径直拿起一旁的奏折翻阅起来。</p>
目光在一本奏折上凝住。</p>
他抬起眸子,“宜州进入枯水期,城中大旱,百姓颗粒无收,为何没有得到妥善处置?”</p>
“宜州城守上书求援朝廷拨款拨粮,却迟迟未有回应?”</p>
他的语气里带着冷意。</p>
“许尚书,你所管辖的户部有在做事?”</p>
“嗯?”</p>
许尚书背后一凉,赶紧说道:“回摄政王。”</p>
“以往这些外地官员呈上的奏折都是经由丞相审批,再上递给皇上,皇上下令后,臣方能行事。”</p>
“皇上数日未曾上朝,宜州请求之事,臣属实是不知啊...”</p>
“尚书这话有些推脱了吧?”</p>
一旁的云太傅出声道:“自丞相之位空置后,皇上便已经下令,各部各司其职,如今宜州请求户部支援,自然不止这一封折子,你身为六部尚书省,又岂会不知?”</p>
“还是说,户部尚书乃是你的门生,你故意行偏袒之事?”</p>
许尚书紧了紧手,“太傅何必在此咄咄逼人。”</p>
“六部虽是老夫管辖,但这折子,确未曾见过,宜州的消息,老夫也一概不知。”</p>
这时户部尚书也站出来,对着苏长策恭敬道:“摄政王,臣属实未收到一点消息。”</p>
“若臣知道,定会禀明皇上。”</p>
云太傅冷笑了一声,“户部尚书是不是忘了?”</p>
“你家中的嫡妻便是宜州人士。”</p>
“贵夫人的双亲皆在宜州,宜州此刻有难,又怎会不向自己的女儿求援?”</p>
“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