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回到府上,去见了楚晏。</p>
这事让他身边人出面,容易被人认出来,就找了长安去。</p>
“王爷,事情办妥了,他们确实谢错了山头。”</p>
长安把当时的情况一说,还顺带叨一句,户部那两官员嘴好迟钝,他提醒完了,那两人才想起来解释。</p>
楚晏点点头,那些人脑筋是直的。接他们进宫的是王府之人,宫里见到的还是他,定然会感谢他。</p>
幸而他命人过去一趟,适当引导。这破贤名还是落在他们皇家人头上比较好。太子第一次上奏,也需要溅起一点水花。</p>
“去找王妃领赏,今日之事不要对外言明。”</p>
“是,小人告退。”</p>
长安去在柳拂月那领了两匹上好的料子和五两银子。</p>
民间的谢恩当日就传进宫,皇上爱听。</p>
“你折子写的不错,条理清晰,言之有物。”</p>
想到事情是楚晏查出来的,又言:“他这人有能力,就是弱点多,王妃孩子全是弱点。”</p>
弱点越多越暴露,越不足为虑。</p>
眼神扫到棋盘,忙吆喝:“哎、哎——朕不是下那里!”</p>
宸哥儿眼睁睁的看着他拿回棋子重新落子。</p>
他深呼吸一口气,重新落子,眼神幽幽的看向皇上。</p>
皇上挑眉:“你怎么又赢了?”</p>
“因为您的棋艺朴实。”</p>
皇上笑了,这形容新鲜。</p>
“你怎么一点儿都不怕朕?”</p>
“您见过谁怕自己父亲的?”宸哥儿反问。</p>
这话皇上也爱听。</p>
“楚晏最让朕满意的一件事,就是没把你教的恨天恨地。换成别的孩子,养在外面那么多年,面上不敢怪朕,但内心的怨气少不了。”</p>
太子却打心里就没有怨气,更没有隔阂,和自小养在身边的一样,一上来就熟悉热情的不得了。</p>
宸哥儿:“儿臣这个人,就是孝顺。”</p>
皇上听他说话,只觉得牙根酸痒,伸手想敲额头,可想到这熊孩子的脾气。宸哥儿见他不动了,立刻脑袋伸过去:“呐,敲,敲儿子脑袋有什么的?想敲就敲。”</p>
皇上一笑,抬手一敲。</p>
六月初,京城绝大多数的庄子情况都摸清楚了,京城富商中杜家、徐家等,官员中牛家、陈家等,勋贵中顺昌侯府、景川伯府等等,甚至楚家的东昌侯府都有不程度的问题。</p>
光明正大涨租的是一类,偷粮的是一类,秤砣做手脚的又是一类。</p>
人太多,不好罚。后续查出来的,基本就是整改、赔偿。</p>
外地的自有当地官府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