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京城“热闹非凡”。</p>
皇上说了,今年的血别染明年的风。</p>
凡是参与谋反,已定案的人,全都在年前解决。因而不是这家死,就是那家流放,或被贬离京。</p>
最后一次朝会也很热闹。</p>
先是镇南王来信,东朝灭了,首领及其家眷已被活捉。询问下一步打算,是继续打,还是班师回朝?</p>
继续打的话,就是横扫周边各国。</p>
朝上议论纷纷,一派支持不打,其余各国又没挑衅,无缘无故把人给灭了,未免太过分。一派支持打,朝廷养兵,一统天下也是其职责。再说,开疆拓土这种事罪在本朝福在后代,过分就过分了。</p>
两派争论不休,最后问楚晏,国库银子够打吗?</p>
楚晏:“够。但是眼下当务之急,东朝如何治理?设省又设几个?谁去治理?总不能打完就不管了。”</p>
真够。宁王谋反却没耽误百姓生活,该种地的种地,该行商的行商。税收照收,这两年也没大灾,省银子。重点拿下东朝,东朝国库被运回一半,年后就能抵达京城。</p>
“东朝设省,人口迁移也有必要。内阁与六部共同商议此事,元宵节前拿出章程。”</p>
皇上一句话,诸位朝臣的年假没了。</p>
东朝的事说完,宋首辅又出列,内阁大臣缺一个,补谁?</p>
卫国公对此丝毫没有想法,因而启奏:“陛下,若不继续南征,臣想致仕。”</p>
他大孙子如今地位稳固,有没有他差别不大。且最近心脏真的不太舒服,要回家休养。</p>
皇上:“你年后再上折子。”</p>
这次皇上没留他。</p>
“臣谢陛下。”</p>
他没想法,楚晏太年轻,但是其他四部的人都有想法。</p>
内阁大臣的事情还没定下,又有鸿胪寺卿上奏,前两日倭国使臣到访,想拜见陛下,并且提出要参观大邺的兵器所。</p>
皇上闻言冷飕飕:“朕瞧他们是想参观地府。”</p>
大臣们接连附和皇上,倭子那是来参观的么?那分明是来偷师的!</p>
倭子们定是注意到海上打宁王的时候,咱们用的水底雷了,想来探个究竟。</p>
让他们滚!年宴也不准参加!</p>
大国气度?他们不配拥有这个待遇!</p>
热热闹闹说了一早上,眼瞅着快要退朝的时候,武安侯站出来询问,陛下您的过继还过不过了?</p>
他说的时候还在想,楚晏带着孩子到处晃荡的目的估计就在此,让人重新提及皇嗣一事,他顺势将孩子推出来。</p>
继而又言:“陛下,臣认为皇嗣一事应当早些确立。逆王容奕和容修先后谋反,固然是自己的私心占上风,可无皇嗣未免不是原因。”</p>
一时间大殿之内寂静无比,有那么两三个从自家夫人口中听说一二的大臣目光就偷偷瞄向楚晏。</p>
没得到消息的在想,武安侯胆子真大!竟还敢提皇嗣一事!康王世子先前以为皇上死了,和大臣们走的稍微近些,后听到皇上没死,吓得躲在皇家别院许久不曾出门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