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最终决战(1 / 2)

大齐好男人 大魔包 2512 字 1个月前

齐宣王十年春,冰雪初融,大地复苏,临淄城一片万象更新之景。景程快马加鞭赶回临淄,风尘仆仆却难掩英气。</p>

入宫觐见齐宣王时,他神情庄重,跪地谢恩:“臣景程,蒙大王厚爱,获此重任,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p>

齐宣王面露欣慰之色,亲手将相国印绶授予景程,殷切说道:“景程,寡人早就知道你是相国之才,如今总算是实至名归了,齐国未来,便仰仗于你。”</p>

……</p>

自此,景程正式出任齐国国相。他甫一上任,便雷厉风行地着手各项事务,整顿朝纲,选拔贤能,一时间齐国朝堂气象一新。</p>

也是在这一年,按照之前既定策略,齐国派军队分别进驻卫国与韩国。</p>

卫国都城帝丘与韩国都城新郑外,齐国大军旌旗猎猎,军容严整。</p>

齐国将领立于阵前,高声宣读齐宣王旨意,表明驻军旨在维护两国稳定,携手共抗外敌。</p>

韩、卫两国君主虽心中略有忐忑,但在齐国大势面前,也只能无奈接受。</p>

随着齐国军队的入驻,卫国和韩国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齐国士兵严守军纪,与当地百姓秋毫无犯,甚至协助民众春耕生产,修缮城防。</p>

与此同时,景程推行的通商与改革政策也逐步在两国落地,集市上贸易日益繁荣,两国百姓生活悄然发生着变化,而齐国的影响力,也在这一过程中,如涟漪般在中原大地不断扩散开来。</p>

齐国势力的迅速扩张,尤其是驻军韩、卫两国这一举动,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诸侯间掀起轩然大波,主要是引起了秦国与楚国的强烈关注。</p>

秦国此时在位的是秦武王,他生性勇猛,争强好胜,继位后一直意图重振秦国声威,拓展疆土。听闻齐国在中原的一系列动作,他怒拍桌案,对着朝堂众臣大声说道:“齐人如此张狂,竟妄图称霸中原,寡人绝不容许!”</p>

楚国君主楚怀王熊槐,同样感受到了齐国崛起带来的威胁。</p>

楚国向来与齐国在江淮、泗上之地多有利益纠葛,如今齐国势力膨胀,楚国未来恐腹背受敌。</p>

于是,楚怀王紧急召集大臣商议对策,令尹昭睢忧心忡忡地进言:“大王,齐国如今势大,若不加以遏制,楚国危矣。”楚怀王双眉紧锁,陷入沉思。</p>

不久后,秦国使者来到楚国郢都,求见楚怀王。使者言辞恳切,转达了秦武王欲与楚国结盟,共同对抗齐国的意愿。</p>

楚怀王深知,单凭楚国一己之力,难以与齐国抗衡,若能与秦国携手,或许可解燃眉之急。</p>

经过一番权衡,楚怀王决定派遣使者回访秦国。双方使者往来数次,最终达成共识:秦楚两国结盟,共同抗齐。秦楚结盟的消息一经传出,天下震动,战国局势瞬间变得更加错综复杂。</p>

秦、楚两国厉兵秣马,积极筹备,意图在与齐国的博弈中抢占先机,而齐国,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p>

景程得知秦楚结盟的消息时,正在书房审阅各地呈上的变法奏章。听闻探报,他只是微微挑眉,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旋即又将目光落回奏章之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