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碚志》等史料记载,北碚河水豆花早在清朝末年就颇负盛名。
北碚因地处嘉陵江边,得江之利,取水之便,在那个没有自来水的年代,挑夫由江边挑水上街,供豆花馆点豆花。
到抗战时期,不少官方机关、大专院校迁至北碚,人口骤增,吃豆花饭成为了时尚。时任北碚峡防局长的卢作孚曾以北碚豆花招待过郭沫若、冯玉祥、老舍、梁漱溟、梁实秋、晏阳初等社会名流。
河水豆花是重庆北碚地区的人们在旧时没有自来水的情况下,以无污染的河水推制的豆花,它比使用井水、塘水、湖水做出来的豆花,味更美、质更佳!现在,虽已改用自来水,但“河水豆花”之名却流传至今。
当地人精心制作的豆花,细嫩绵扎,溢出盛器而不流,白如雪,软似棉,再配上加工精制的调料蘸食,充分体现麻辣浓香、咸鲜酸甜的四川风味。
北碚豆花,以其“滚、嫩、绵、白”适中。其调合“辣、麻、香、鲜、甜”俱备,闻名巴渝。豆花是民间家常菜,清香、柔滑、白嫩而爽口。北碚豆花的“滚”就是热而不烫嘴;“嫩”就是细嫩又不至于筷子夹不起;“绵”就是有韧性又无木质感;“白”乃色泽洁白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