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一旦王处士擅动恻隐之心,东华帝君和赤脚大仙便明白,这是天数使然。
他们本就是秉承“天意”下界除妖,不可能违背“老天爷”的意志,强行追杀母蛟。
当然,肯定有神仙脾性烈,更在乎自己念头大畅,真强行杀了母蛟。
这也是天意:“老天爷”让脾性烈的神仙遇到母蛟。
可强杀母蛟,必定创造新的“因”。
杀母蛟的过程中有什么意外、成功之后有什么“果”,就得脾性烈的神仙自己承受。
顺天除妖,是妖精自己气数已尽,不会有“劫气”缠身。或者说,因果最小,劫气最少,而功德最多。
“喔,哀家明白了。”赵太后缓缓点头,面带思索之色,道:“你的意思是,魔蛟母子祸害流沙河两岸生灵数百载。
如今羽凤仙斩杀两魔蛟,两岸诸国都对她感恩戴德,要为她树碑立传、建造生祠?”
孟真君道:“只斩杀魔蛟,两岸百姓已对羽凤仙感激涕零。
如今得知羽凤仙率领大军围剿魔蛟宫太后你说,两岸人族勇士与仙人,都是什么反应?”
赵太后一惊,“必定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孟真君道:“箪食壶浆肯定少不了,喜迎王师.羽凤仙倒是低调,没折腾些虚头巴脑的,只专心灭妖。
可她越是如此,越得人心。
前去流沙河投靠她的人族奇人异士,络绎不绝,成百上千。
甚至有国君带领国内精锐将士组成军阵,要给羽凤仙当先锋。”
赵太后纠结道:“羽凤仙剿灭魔蛟宫,替两岸生灵除一大害,他们倾力相助,也是明智之举。”
如今羽凤仙顶在最前头,连两魔蛟都屠了,肯定不会输。
被妖精欺凌了几百年,若还是无动于衷,国内百姓都会造反。
孟真君表情严肃道:“那些国主有举国投靠之心,得知羽凤仙为西蜀‘宰衡’,纷纷送上自己的国主印玺,要让她兼任自己国家的‘宰衡’。”
赵太后又一惊,“这不是苏秦在世?”
孟真君道:“苏秦也只挂六国相印,有国相之名,却无国相之实权。
羽凤仙的‘宰衡’,统管国境内一切官员、军队、百姓、阴曹鬼神、水下河神。
关键是她有能力将职权转变成为实权。
如今她虽没接受诸国‘宰衡’之印,却已经开始号令诸国之鬼神、河神。
而且,要羽凤仙担任‘宰衡’的国家,不是六国,甚至不止六十国。
流沙河两岸多少王国?
西方除了流沙河,还有一条八百里的通天河呢!
以羽凤仙的能力,统摄阴神、水神,轻而易举。
之后借助鬼神之力管理百官,又是易如反掌。
苏秦压根没法跟她比。
咱们南瞻中华万万年历史,能跟她比的,仅有人皇!
是真正的凌驾天意之上的人皇,不是被尊称为‘人皇’的‘霸王’。”
赵太后面色大变,“这么说,蛮邦人皇气息,来自羽凤仙?”
孟真君迟疑道:“老道曾邀请一擅长望气的故友,亲自去了一趟西蜀。
他在人群中见过羽凤仙,确定羽凤仙并非人君之相。”
与赵太后耽于享乐不一样,从感应到蛮邦人皇之气开始,他便通过各种手段紧盯着西沙域和羽凤仙。
他的故友,可是一位大罗金仙!
他还召见过阴曹司的胡总判,让胡总判收集一切与羽凤仙有关的消息。
若不是担心打草惊蛇,他甚至会悄悄见玄龟河神一面,命令他当个“陈永仁”。
故而,虽隔着千山万水,他对羽凤仙的情况非常了解。
“喔,羽凤仙为宰衡,伊尹为‘阿衡’,周公为‘大宰’,她是一位万年难遇的贤臣。”赵太后松了一口气,脸上还露出开心的笑容,“天师早该听哀家的,赐予她高官厚禄,让她为我大秦效力。”
孟真君摇头道:“羽凤仙非人君之相,也不完全是人臣之相。”
赵太后的笑容僵硬在脸上,“既非人君,又非人臣,那她还能是什么?”
“不太清楚。时间太短,目前还看不出来。或许还要再等个几十年,才能盖棺定论。”孟真君道。
“要等几十年?”赵太后高叫一声,道:“天师,你都不远万里,派人去西蜀望羽凤仙的气了,干嘛不派个能力更强的?”
几十年后,黄花菜都凉了。
孟真君道:“老道所邀请的故友,就是当今南瞻中华,天机术最厉害的仙人之一。”
赵太后有些怀疑,却没直接打孟真君的脸,只提议道:“要不,你再派个天师过去瞧瞧?”
她还是觉得朝廷天师更靠谱些。
孟真君道:“不用了。如今天机混沌,本就难以窥探天数。
羽凤仙也非易与之辈,她本就在隐藏自己的气。
她如今疑似窥探到人皇之力的奥秘,更是全身笼罩在一片金光之中。
也亏得我那朋友道行高深。
换成钦天监的任何一位天师,怕不是要刺瞎双目,痛苦哀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