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了了吃痛, 捂住額頭。
她眼睛瞪得滾圓,似乎是不敢相信小師父這麽清風霁月的人也會裝睡, 想質問他,可又不敢,那手指頭剛伸出去指了他一下立刻慫慫地收了回來:“我明明問了你好幾遍,你要是沒睡着,你倒是說一聲啊……”
她揉着額頭,尴尬到滿肚子氣。
而且,就算是沒睡着,這種時候也不應該醒過來啊!
她倒是忘了要檢讨一下自己的得意忘形,往後坐回蒲團上,胡亂地撿起一本書,假裝忙碌。
裴河宴還是頭一回看見她惱羞成怒,可醒都醒了,該說的還得說:“了先生并不多加幹涉你,他既然說了, 自然有他的道理,你乖乖照做就是。”
“你怎麽和老了沆瀣一氣!”了了更惱了, 手裏的報紙折得嘩啦作響。可即使如此,她對待書本時仍輕手輕腳,小心翼翼。
顯然是把那一天他長篇大論,講述氏族和拂宴法師在修複經書上的不易給聽進去了。知道這些書都珍貴無比, 飽含心血, 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該用來洩憤和輕怠。
他心念一緩,瞬間沒了要和她繼續理論的念頭:“沆瀣一氣指的是臭味相投的人互相勾結。”
豈料, 裴河宴的話剛開了個頭,了了就目光犀利地看了過來, 那表情大有“想吵架是吧,來啊”的架勢。
惹不起,實在是惹不起。
他立刻咽下已t經到了嘴邊的大道理,自嘲道:“你說的對,我和了先生都愛香料,在某種程度上也算臭味相投。”他沒再繼續這個話題,轉而問起她:“了先生要離婚?這是什麽時候的事?”
小師父鳴金收兵,了了自然也偃旗息鼓。
她單手托着書,抽了兩張幹燥的紙巾墊入潮濕的書頁中,以加速紙張的洇幹:“就這兩天。”話落,似乎是覺得自己描述得不夠嚴謹,她沉吟了一會,詳細地補充道:“其實在更早之前,他們兩就已經分居了。我媽一直想離婚,但老了不同意,一來二去的本來就剩得不多的感情全耗沒了。”
有幾張書頁浸了水,不太好分開。她鼓起嘴,往紙張的縫隙裏吹了兩口氣,邊小心地分開它們,邊繼續說:“現在老了終于同意了,接下來肯定就得走流程辦手續了。”
她看着像是完全沒受大人們婚變的影響,這會還有閑心開玩笑:“小師父,你說這算不算家逢巨變啊?我奶奶說,人一旦要經歷大事情大起伏,那就說明這個人是快要交好運了。再不濟,也是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該和之前做個告別了。”
裴河宴一時不知該說些什麽,印象中,他聽到過的最大煩惱,不是師兄的“我這次回家我媽又哭哭啼啼地勸我還俗,我不還她就要死給我看”,就是師弟的“師父又罰我收稻谷,我什麽時候才能把佛像塑得和你一樣好啊”。
還從來沒遇到過“我今年十三,我爸媽要離婚了”這類情感問題。
并且,因為分辨不出了了對此事到底是什麽态度,他一時之間還拿捏不準說話的尺度。如果勸她寬心,她若在意父母離婚,肯定覺得他站着說話不腰疼;可如果鼓勵她勇于争取,回頭了先生找上門來,他又得無償帶小孩……
屋子裏安靜了一會。
了了拿起書,小心地靠近燭臺,用隔着燈罩的燭火餘溫将已經幹了一些書再烘上一烘。
暖融融的燭光下,她鬓角毛茸茸的額發像舒展的倔強毛,慵懶又随意。就在他出神之際,她忽然偏過頭,與猝不及防的裴河宴四目相對。
她抿着唇角,露出一個淺淺的笑容:“小師父你怎麽看着我不說話?”
烘書不能靠得太近,她只看了一眼便收回目光,繼續盯着書和燭臺:“你不用覺得我可憐。我奶說,人出生時就自帶命格,是貴是賤,是好是壞,命運早就暗中做好了安排。”
她這麽豁達,倒令裴河宴有些意外。
以他對了了的了解,她這麽愛哭的人,在知道父母要離婚的第一時間就該哭得天崩地裂,人盡皆知才對。如此平靜,反倒不像是她。
“我沒覺得你可憐。”裴河宴回答,“撇開你父母不談,單論你。你在這個年紀就已經比同齡人看過更廣闊的天地了,光是這一點,就足夠讓人羨慕了。更別說,你本身擁有的價值和未來待挖掘的無限可能,這些,都是獨屬于你的寶藏。”
了了愣了一下,擡頭看他。
沒人和她說過這樣的話,他們只會在她的父母面前,以誇贊她來達成社交目的。那些誇獎可能是真心實意的,但絕非發自內心。
她從來不會因為有人誇她跳舞跳得好,或者長得好看而開心。因為他們總會有意無意地提醒她,她有一個行業內頂尖的舞蹈藝術家做母親,有一個天賦卓絕天之驕子的壁畫師做父親,她有出色的家庭背景,有還算優渥的經濟基礎以及近水樓臺的教育資源。
但沒有一個,是和她本身有關的。
她這麽想,也就這麽說了:“可能是我認死理,在不該較真的地方較了真。我确實是因為我父母才有機會擁有這些。”
暖色的燭光,在她的臉上投下了淡淡的陰影。
他垂下戴着念珠的手腕,撚着珠子,想了一會:“這種事,本來就是怎麽想都對,沒有标準答案。佛經有言‘境随心變’,可能你走到下一個階段,又會因為當下的心境不同而産生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