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青楼(1 / 2)

是不是做的其他事情皇帝也都了如指掌。</p>

顿时就没有人敢跳出来说话了。</p>

很快,消息就通过报纸传遍了大街小巷。</p>

百姓们议论纷纷,过得困苦的看到了希望,纷纷表示愿意去关北闯荡一番。</p>

“听说去关北开荒就能取消奴籍,这是真的吗?”</p>

“当然是真的,报纸上都登出来了,还能有假?”</p>

“太好了,我终于可以摆脱奴籍,我的子孙也就脱离奴籍了!”</p>

甚至一些过得还行、有点积蓄的百姓也动了心,想去关北碰碰运气。</p>

“听说关北那边有很多土地,只要肯干活,就能分到不少。”</p>

“是啊,而且朝廷还提供各种优惠政策,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p>

“拼了,富贵险中求,我也要去关北闯一闯!”</p>

“就是,万一能拿到使用三四十年的地。”</p>

“只要我多攒一点,我的下一辈也就不用那么苦了。”</p>

最让林纾感到意外的是,学院里的学子们也纷纷响应号召,表示愿意前往关北贡献自己的力量。</p>

“为国家效力,义不容辞!”</p>

“我们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如今正是报效国家的时候!”</p>

“我要用我所学到的知识,帮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p>

林纾听着这些消息直咂舌,不禁感慨,学院的爱国教育做得真是深入人心啊!</p>

这几年的思想品德和爱国教育是真的没有白做。</p>

遇到事情不就看出效果了。</p>

看来这事马虎不得,还得继续。</p>

林纾看着百姓们这么踊跃,心里也十分欣慰,看来她和她爹的努力没有白费。</p>

皇宫里,林纾被皇帝拘着批改奏折。</p>

“爹爹,百姓们去关北的路上肯定会有危险,我们是不是应该派些士兵保护他们?”</p>

林纾歪着脑袋,眉头紧皱,她一想到关北的流寇就觉得心惊。</p>

皇帝笑着摸了摸她的头,“福宝考虑得真周到,爹爹正有此意。”</p>

“爹爹准备招募四万新兵,再从各军中抽调两万老兵,一半新兵跟老兵组成四万大军,护送百姓前往关北!”</p>

“剩下两万,在军营训练。”</p>

“福宝觉得如何。”</p>

林纾默默点头,“反正关北不远处就是咱们的边关,有不少将士在,要支援也容易。”</p>

“四万应该够。”</p>

“这样一来,开荒结束,就算咱们的边关变大,也多了四万将士镇守,也就不需要再额外调兵过去了。”</p>

皇帝在次日朝会上宣布了这条旨意。</p>

大臣们心中大喜,高呼万岁。</p>

原本他们还准备自己找人护送家里的仆人和旁支过去。</p>

没想到皇帝主动把事情揽下,倒是让他们省了一大笔。</p>

谁知他们还没高兴完,就听到了皇帝后面跟了一句。</p>

“这开荒关北,乃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工程浩大,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什么表示。”</p>

原本还在开心的大臣们脸瞬间黑了。</p>

这不就是花钱给皇帝养兵么?</p>

但是他们也没什么办法,只能咬咬牙站了出来。</p>

“臣愿意捐五百两。”</p>

“臣愿意捐一千两。”</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