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驰在这里待了三日。</p>
到了第四天,他按照约定在慈光寺和孟庆瑞汇合。</p>
“乐严怎么样?”秦驰问道。</p>
孟庆瑞指了指不远处的观景亭,“呐,人在那里,和新认识的朋友下棋。这几天他早早就起来去爬山观赏黄山奇松和云海,落榜的那点儿烦恼早就忘却了。”</p>
“那几人是谁?”</p>
秦驰不认识他们。</p>
孟庆瑞咧嘴一笑,“来黄山散心的落榜学子,同我和乐严一样。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斩断人间烦恼丝。”</p>
“你与佛有缘。”秦驰打趣。</p>
孟庆瑞翻了个大白眼,“我爹说,鬼见我愁,佛见我忧。”</p>
“哈哈哈……”</p>
笑过后。</p>
二人已经走到了观景亭。</p>
乐严见到秦驰过来,忙不迭打起招呼,再介绍其他人给秦驰相识。</p>
同是读书人,不缺话题聊天。</p>
最后大家问起秦驰,来年要不要参加会试,秦驰说会去之后,又问起了他何时上京。</p>
“若无意思,过了年关再去。”</p>
秦驰想同家人过年。</p>
照他的规划,之后像这么清闲的日子不多,现在能陪着家人一天是一天。</p>
黟县那边。</p>
宋锦在药铺处理事情。</p>
收到了邢纶等人传回的消息,船队一切安好,遇到点小麻烦,但又解决了,预计一个月后,邢纶等人会回徽州。</p>
“小小姐,这真要教吗?”</p>
银珑听到宋锦的话不太确定道。</p>
宋锦肯定地点头,“都是签了卖身契的,让他们学会宋氏炮制的手法也无碍,但还是用老方法,每人学会一两样药材即可,把手艺练好了,而不是样样都会,样样都不精。”</p>
“这我知道。”</p>
每年收上来那么多药材,正是用宋锦早前的法子解决的,学徒们各自学习一两样药材炮制的手法,同一样药材炮制多了,手法就会越发熟练,药材的品质会有保证。</p>
还有一点,是炮制过程过报废的药材,也会减少了很多,无形中降低了成本。</p>
宋锦在安排接下来几年的发展。</p>
炮制人手还是少了,需要再培养。</p>
徽州这边培养出来,用不上的可以送去各州府开的分铺。</p>
把事情都安排妥当。</p>
宋锦这才松了口气。</p>
金玲端来了新熬好的补汤,“小小姐要注意身体。”</p>
“谢谢玲姨。”</p>
宋锦接过来喝了口汤,细细品了下,心里头就知道汤里加了什么药材,都是滋补的药材,“这手艺快要赶上珑姨的了。”</p>
“我就是跟她学的。”</p>
金玲笑着看向旁边的银珑。</p>
银珑也抿嘴笑了笑,“药材包是我配的,她就看过火。”</p>
“不戳穿我,你就不舒坦了是吧?”金玲半开玩笑的骂道。</p>
宋锦听得直乐。</p>
九月了,天气渐渐转凉。</p>
同时也是药铺和药坊最为忙碌的季节。</p>
不知不觉中又是临近年关。</p>
秦驰在这数月间以读书为由闭门谢客,实则得容先生对他多有赏识,时常对他指点一二,不仅是学识上的,还有容先生数十年的为官之道。</p>
最宝贵的就是长辈传授的经验。</p>
让秦驰受益终身。</p>
今年的冬天来得比往年早,还特别寒冷。大雪下了好几场,雪积得厚厚的。</p>
不出意外的,小范围受了雪灾。</p>
秦驰带着孟庆瑞和乐严,自动自发去帮忙衙门,安置受灾的百姓。</p>
济方药铺带头捐赠了一批药材。</p>
宋锦不是没有更多的银子损出来,却没有这么干,留个机会给其他的同行表现,果然,宋锦这个损赠一出,后续的其他商人的捐赠就陆陆续续送去了衙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