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早阳光柔和,洒落在人身上暖洋洋。</p>
秦驰比往常起晚了些许。</p>
迈出西厢房,他就绕着天井走了一圈。</p>
东厢房紧闭着门。</p>
厅堂也不见那道婀娜多姿的身影,看来刚到新环境,不习惯的不止自己。</p>
秦驰坐在厅堂。</p>
黄婆子过来问了一句要不要端上早饭。</p>
秦驰点头。</p>
不一会儿,黄婆子把早食端上桌。</p>
“怎么只有一人的碗筷?”</p>
秦驰望向黄婆子的目光隐含凌厉。</p>
黄婆子连忙跪地,颤声禀告:“公子,夫人早早出门去了,搭了老李头的骡车,说是去东街。”</p>
秦驰冷脸拿起筷子开始用餐。</p>
“起来,以后这种事早点跟我说。”</p>
“是,老奴谨记。”</p>
黄婆子等人是秦驰买的奴仆,秦驰若是在县城,就是他们照顾起居。</p>
等秦驰出门。</p>
早有一辆马车等在外面。</p>
秦驰先去一趟顺安书铺。</p>
掌柜把他迎入内室。</p>
“宋家人的下落,查得怎么样?”秦驰坐下来即问。</p>
掌柜抹了把冷汗。</p>
“公子,宋家人的线索没查到。老霍刚查到朱家的货船,人就被追杀,身中数刀,目前正在屯溪的商行养伤。景大夫说要卧床半个月……”</p>
这个中的凶险,掌柜都替老霍抹了把冷汗。谁会料到本来简单的调查,会差点搭上了小命。</p>
掌柜又从暗室里取出一份卷宗。</p>
“杨知府下令捉拿宋氏一族,之后便闭门谢客。”</p>
他把调查资料递给秦驰。</p>
秦驰一边翻阅一边问:“追杀老霍的人,是何来路?”</p>
“一共六人,戴恶鬼面具,用统一的环首刀。老霍说,那些人的招式路子,像是大家族培养出来的死士。”</p>
秦驰不用多久就翻阅完毕。</p>
上面事无巨细,罗列出知府杨令瑜,在宋家获罪之前半个月的行踪和琐事。</p>
杨知府所见皆是同僚。</p>
日常去衙门,到点下衙。</p>
半个月不见异常。</p>
“根据调查,宋家人被捕当日,有内阁公文送到府衙,杨知府当即调派人手,天一黑就去捉人。隔天衙门档案室起火,公文被烧……”</p>
掌柜把调查来的说出来。</p>
秦驰又重新翻阅一遍关于杨知府的调查。</p>
最终,目光定格于一处。</p>
宋家出事的前三日,杨知府收到上京送来的家书。</p>
秦驰若有所思道:“杨知府是不是杨正凯的侄子?”</p>
“是的,杨阁老是他大伯。”</p>
杨阁老即是杨正凯,内阁大臣,东阁大学士兼任吏部右侍郎,正三品,手握实权,向来为人清正,不与奸佞合污。</p>
秦驰闻言若有所思。</p>
杨正凯位高权重,有必要针对一个远离京师的徽商家族吗?</p>
宋家在徽州府出名。</p>
在全国范围内着实排不上号。</p>
若非先前秦驰为了和宋家合作,把宋家里里外外调查过,还真会怀疑宋家背靠某方势力。但宋家确实是凭着一门炮制药材的手艺,在徽州府立足百年。</p>
是徽州有名的良善之家。</p>
现在就等西北那边的调查。</p>
是何人从中作梗,费点心思,查出来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想寻到宋家人的下落恐怕不易。</p>
秦驰按照现有的线索推断。</p>
幕后人把宋家人带去屯溪,十有八九是要利用水道来隐匿行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