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祁同伟想到一点,在古代,可以说水利工程一直是摇钱树一样。</p>
只要有一场大雨,完全就可以把所有的原因归咎于百年一遇,千年一遇之类的原因。</p>
一时间也成了笑话。</p>
随着越看越深入,祁同伟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p>
难怪青山区的基本条件不错,但是经济发展却差远了。</p>
问题都在这里。</p>
眼看到马上就要入夏了,雨季马上来临,正好也没什么其他工作,祁同伟带着贺康决定去走访一遭。</p>
岩台市的地理位置相对来说比较特殊,虽然是以山的名字来命名。</p>
但是平原地带也不少。</p>
青山区就是其中之一。</p>
受于地理位置限制,青山区可以说是问题不少。</p>
每逢暴雨,山洪很容易引起泥石流不说,还有过境的河流,互相交织成复杂的地理环境。</p>
别的不说,祁同伟可是深刻的知道,上一世纪九十年代末发生的特大洪灾。</p>
不论是影响力,还是破坏力,可以说自建国以来,都是属于非常罕见的。</p>
既然后面能发生大的洪灾,那在之前的前几年,肯定是要提前预兆的。</p>
哪怕是不能搞经济,只要能够防患于未然,这可是不世之功。</p>
当祁同伟带着贺康走一遭的时候。</p>
这才看到事情的严重性。</p>
按道理说年年斥巨资修筑的堤坝,不能说固若金汤吧,起码应该是坚固有加。</p>
但事实上,很多堤坝虽然都是看起来很高大。</p>
或许是天气干旱的原因,有很多细微的裂缝。</p>
祁同伟身为个外行,自然不懂这些。</p>
看到远处有个正在耕作的老农。</p>
顿时就有主意了。</p>
“老伯,我们外地专门过来采风的,发现这大坝上怎么会有小裂缝,我们非常好奇,这是怎么回事?”祁同伟走到跟前好奇的问道。</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喜欢重生之祁同伟经济发展请大家收藏:重生之祁同伟经济发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耕作的老农正满头大汗,看到有人过来问。</p>
更是一翻白眼。</p>
祁同伟适时的递上了一根烟,接着又把一盒烟塞到老农口袋里。</p>
贺康跟前适时的说道:“老伯,我们也就是非常好奇,想请教一下。”</p>
又递上打火机,给老农点上烟。</p>
有了香烟的熏陶就是不一样,老农的话匣子都打开了。</p>
“哼,你别看着大坝看起来修的挺好,其实都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p>
“老伯这话怎么说?”一盒烟就换来有用的信息,祁同伟马上兴趣就来了。</p>
“以前的浇筑大坝,工期都放的特别长,不仅地基要打好,还要注意好降温。”</p>
“你看看现在修的,就是简单的堆积起来,这样的大坝也就是看着唬人,真正碰到大洪水,一冲就开了。”</p>
“看到底面的裂缝没有,这都是修筑的时候没有进行最基本的降温,里面也没有预埋好水管。”</p>
“这种暴晒天气下,也没有人给上面浇水,好好的大坝是真可惜了。”</p>
边说着,老农边叹气道。</p>
这个时候祁同伟又想起一件事来。</p>
问道:“老伯,那为什么明知道这大坝靠不住,你还在这里种地干什么,万一洪水一来,不是都白费了?”</p>
“不种能怎么办,洪水又不是年年来。总的要填肚子吧。”老农的一句话,道尽了劳动人民的心酸。</p>
“不种能怎么办?”这句话直接响彻祁同伟的心扉。</p>
如果没有好的出路,这种事情将是常态。</p>
喜欢重生之祁同伟经济发展请大家收藏:重生之祁同伟经济发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