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 88 章
四皇子回京那一日, 皇子府燈火通明,據說到了快天亮的時候都還有隐約喝酒唱歌的動靜傳出來。
有人說四皇子這是在南疆那等蠻荒之地憋狠了,也有人覺得皇子剛回京就這等做派, 想來也不是能擔當重任的。
但對于隆興帝來說,不管是武承安和司馬儀私底下派人幫忙收拾皇子府, 還是皇子府裏徹夜的熱鬧,都是恰到好處的放肆。
再過分隆興帝會覺得兒子放浪形骸,剛回京城就鬧出這麽大的動靜, 是想要做什麽。可太安靜了也不行,越安靜隆興帝就越會覺得兒子私底下在謀劃更大的所求, 也不能安心。
至于他帶回來的私兵與武承安司馬儀二人,更是早就在隆興帝的預料之內, 甚至連他倆悄悄收拾皇子府隆興帝也不是不知情。
只不過這些小動作在他看來都無傷大雅, 還能感嘆上一句這兩人對自己的四兒子盡心, 總之劉懋陵的回京對于隆興帝來說不算十分滿意, 但也挑不出要命的錯處。
當年被貶出京的四皇子就這麽有驚無險的回了京城, 城中緊盯着劉懋陵的各方勢力也暫時偃旗息鼓, 一切都仿佛恢複了平靜, 但是所有人又都心知肚明, 都在等待下一輪更急更險的腥風血雨。
不過再怎麽着日子還是要過的,确定四皇子回來是要孤注一擲, 孟半煙也收攏心思準備安心過年了。
“姑娘,今天是冬至, 咱們還是把今年新做的衣裳穿上吧。”
“穿什麽穿,姨娘還被關着出不來, 我就只顧着自己快活,還有點為人子女的樣子嗎。”
武承宜是真的氣, 原以為借着冬至的機會讓人去東院跟孟半煙提一提姨娘的事,能有轉機。
沒想到這人是個油鹽不進的,不但不肯松口把姨娘和哥哥放出來,還派她身邊那個打扮說話都極沒規矩的村姑過來傳話。
“那個叫翠雲的,一口一個大小姐,你看看她眼裏有半分主仆之分嗎。還說什麽她們姑娘忙,不要拿這些是人都能看明白的伎倆去麻煩她。
我一片孝心被她說得那樣不堪,我怎麽還能穿她給我做的衣裳。都說貧者不食嗟來之食,我如今赤條條一個人這點骨氣倒是有的。”
武承宜說什麽也不穿今年新做的襖子大氅,非要丫鬟打開箱籠找了件舊年間的衣裳出來,顏色又素又暗淡跟腌酸菜似的,兩個丫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要為難死了。
“姑娘,今兒老爺夫人都在呢。您穿這一身過去,萬一老爺生氣怎麽辦。”
“就是要給父親看的,我一個做女兒的不能幹看着親娘受罪,自己翻到穿紅戴綠,那成個什麽樣子了。她孟半煙有本事就把我也關起來,我也正好去陪姨娘。”
武承宜這話說得擲地有聲,聽得兩個丫鬟心裏一陣陣犯惡心。兩人都是從小就伺候在武承宜身邊的,小時候還覺得自己跟着大小姐比跟着二小姐強,大小姐知書達理又有主見,以後的前程必定差不了。
可誰知越往大了走,就越不是那麽回事。書是讀了滿肚子道理也說得頭頭是道,可就是每次出了事大小姐不是胳膊肘往外拐要講什麽大道理,就是第一個做了縮頭烏龜,跟嘴上說的壓根不是一回事。
之前夫人派人過來要把兩個小姐從姨娘的院子挪出來,幾個丫鬟都還猶豫着,倒是武承宜二話沒說就收拾東西搬了。人二t小姐還知道跟正院的管事媽媽們争一争,自家這位菩薩呢,屁都沒放一個。
這會兒又說什麽嗟來之食,那秋裏大奶奶派繡娘過來量尺寸選布料的時候怎麽又不說,合該那時候就不做新冬衣豈不更好。現在衣服擺在屋裏又不穿,又要鬧着穿舊衣裳,也不知道這是惡心大奶奶還是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
不過這些話當丫鬟的不能說,只能低頭伺候武承宜換上舊襖子,梳妝打扮準備出門。
武承蔻搬到西小院之後,又漸漸恢複了以往的生活狀态。去正院請安去家塾上課,閑的時候繡花下棋或是去正院陪夫人坐一坐,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她不再主動來找親姐姐武承宜說話。
她倒是不怪姐姐當時從姨娘身邊搬出來半分猶豫都沒有,畢竟願意不願意自己也搬出來了,沒必要較這個勁。
但她實在受不了武承宜總拿大道理壓人,一會子說正院夫人老爺不講骨肉親情,一會子又講大嫂蠻橫跋扈。聽得多了武承蔻只覺得頭疼,也就不願再上趕着聽這些了。
不過今天畢竟是冬至,兩人同在一個院子裏住着,總不好還分開往正院去,武承蔻見時辰差不多了便主動過來找姐姐。
沒成想還沒進門就撞見穿着舊衣裳一臉寡淡的武承宜,登時眼前就一陣陣發黑。向來事事無所謂過得去就行的武承蔻氣得眼眶都紅了,“好端端的姐姐這又是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