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5 章(1 / 2)

长女 空巢独居客 96 字 5个月前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 85 章

關于朝廷裏的事, 兩人之間向來是武承安說得多孟半煙聽得多,在這上頭孟半煙有生來的劣勢,并不是她學個一年兩年就能趕上來的。

很多時候同一件事, 孟半煙總是先看到利益得失,武承安琢磨的就是這背後的勢力交織, 就跟別提在這之下還有各家士族的往來殷勤,都是不得不考量的東西。

這是與生俱來的本事,孟半煙沒打算自己事事精通, 也就不打算往這上頭下功夫了。

她耐心聽完武承安分析過皇子間的局勢和武靖的猶豫,手裏的動作也沒落下, 梳完頭替武承安幹脆利索挽了個髻。用他那支用了不曉得多少年的木簪簪好,才輕聲問道:“那你呢, 你的心裏怎麽想的。”

“我要是說我的心從未動搖, 大奶奶會不會覺得我這人, 太迂腐了。”

武承安像是一只被孟半煙撸順了毛的貓兒, 又被熏籠烘烤得全身暖烘烘的, 便更加軟了身子骨。

連起身幾步路走到榻上都非要緊緊貼着孟半煙, 一直盤在炕尾沒動彈的三花擡頭看了一眼, 又立馬把腦袋埋進肚子裏, 再不願擡頭。

“那倒也不至于,老爺做什麽事都是以大局為重, 那樣的格局咱們也學不來。”

孟半煙對武靖的态度向來都是能保持個表面客氣就行了,要自己打心底裏把他當爹當家主, 還不如讓自己跟孟海平去聊一聊父女情誼。

畢竟即便孟海平這麽對待了自己,孟半煙還是可以确定, 十二歲之前的自己是擁有過這世上最好的父親的。可武承安這爹那就不好說了,信武侍郎真心實意疼愛孩子, 倒不如信明年自己就能造反當女帝。

孟半煙話裏的戲谑毫不遮掩,武承安也只是搖着頭笑罵她促狹,并不反駁什麽。

“大奶奶放心,明天四皇子就要進京了,到底是個什麽情勢,等明天接到人了再說。”

召四皇子回京的聖旨下得隐秘,大部分人連聖旨什麽時候出的京城都不知道。直到四皇子劉懋陵已經帶人到了離京城只有百餘裏地,衆人才驚覺四皇子從南疆回來了。

朝中禦史參四皇子擅離邊關背後當然有人指使,坐在權力巅峰的帝王看着跪在臺階下的禦史,臉上半點怒t意都沒有,反而和顏悅色地跟臣子們解釋,是他自己想兒子了,才把人從南疆叫回來過年的。

此話一出站在最前面的幾個皇子皆臉色發白,尤其五皇子背後都濕透了。自己向來愛結交文人大臣,幾個皇子之中能指使禦史彈劾老四的,他自己都覺得只有自己。

但這一切跟武承安都沒關系,當年劉懋陵離京,只有自己冒雨去送。如今他要回來,自己帶着妻子出城相迎,自然也不會有人敢置喙半句。

倒是孟半煙聽他說明天要一起去城門口接人,就顯得十分在意,吃過晚飯一向還要去小書齋裏處事算賬到亥時才歇的人,今天難得沒起身。

武承安去小書房裏看武靖留下的書,她就也從他的書架上随手抽出一本雜記,躺在書房的小榻上賴着。一邊看還一邊把翹起的足一晃一晃,晃得武承安心猿意馬,好半晌也沒能翻過一頁紙。

“這是怎麽了,平時放下筷子就跑,生怕我多跟你說一句話耽誤時間的大奶奶,今兒個轉性了?”

“你別拿我打趣,我這人又沒見過什麽大世面的。上一次見貴人還是跟着母親進宮,這都多久了。你也不跟我說說,那個四皇子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

這話說出來,武承安不免有些詫異。放下手裏書走到小榻旁緊挨着孟半煙坐下,“什麽貴人不貴人的,我的大奶奶多厲害的女中豪傑,怎麽還講究起這個來了。”

自從認識孟半煙起,武承安就從未在她身上見到過真正的敬畏之心。從潭州到京城,從孟海平到侍郎府再到侯府伯府,孟半煙就從來沒有真正怕過誰。

明面上裝一裝乖巧溫柔就已經算得上她給的天大的面子,大家客氣客氣就完了。要是誰不長眼惹了她,恐怕就是天王老子來了,她也敢舍命碰一碰。

“你當我真是個莽的是不是。”孟半煙沒好氣地白了武承安一眼,從武承安開始往武靖的書房去,他跟司馬儀和四皇子的往來就在悄然變多。

旁人不關注也許不覺得,但武承安身邊的事哪一件不過自己的手,他每個月收幾次南邊來的信,霍雲君每月又要借賞梅賞喝酒看戲約自己多少回,這裏面有什麽門道她怎麽可能想不明白。

“你都知道了,怎麽也不問問我到底什麽打算。”

“你是個爺們,要做點什麽事我怎麽好事事幹涉。我在外邊的生意,大爺不也從不多嘴。”

兩人之前也會聊起外面的形勢武靖的打算和武承安的想法,但大多都像是下午那樣點到即止,武承安不多說孟半煙也不會追着問。

直到聽到說四皇子明天就要回京,孟半煙心尖那根弦才不得不緊緊繃起來。自古以來從龍之功就不是那麽好得的,她可以不攔着武承安以自己的方式建功立業,但她必須替兩人早早想好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