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1 / 2)

长女 空巢独居客 96 字 5个月前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 61 章

孟半煙的本事武靖一直是聽說, 進府以後她接手松雲院裏的事務,雖料理得很妥當但也算不得什麽。直到這件事他才确認自己這個大兒媳婦不光是脾氣大,本事也不小。

他派出去的人還沒回, 事情就已經出了結果,這讓他沒了再遮掩的心思, 反而把主動權交到孟半煙手裏,“事情既是你查出來的,你說說該怎麽辦。”

“父親既問了, 兒媳就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孟半煙半點沒拿喬也沒客氣,“這事謝姨娘和二弟都說不知情, 看他們這樣子我心裏其實已信了七分,到底是一家子骨肉, 哪能就這麽下了狠手呢。”

這話從孟半煙嘴裏說出來, 莫名就又一股子嘲諷的意味。畢竟她怎麽會來京城又怎麽會嫁給武承安, 大家都心知肚明。親父女尚且能鬧到那個地步, 隔了肚皮的兄弟又算得了什麽。

“但光我們信還不行, 咱們這樣的大戶人家裏, 兄弟阋牆互相坑害的頭不能起。

紙包不住火, 這事既查出來了旁人就早晚會知道, 外人不會同咱們一般仔細分辨,二弟和姨娘到底是不是冤枉的。他們只會背地裏看熱鬧, 三分的影子也能編排出十分的故事。

要是沒個處罰不能服衆都是小事,往後府裏誰有個不如意的事情沒得到的東西, 會不會想着是不是又能這麽幹。這次若不罰,那下次又罰不罰。”

孟半煙的話可謂是殺人誅心, 在她嘴裏到了這步田地,這件事有沒有武承定和謝姨娘的參與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只有怎麽做才能以儆效尤,煞住這股歪風邪氣。

“依我看,這事還是就事論事的罰為好。謝家我們管不着,即便派人上門去問人家也不會老實跟我們說。要不要拿人去衙門見官告謝家一個唆使之罪,也該由父親定奪。畢竟外面的事涉及朝廷,告了有沒有用也未可知。”

“但這樣的人家,咱們府裏往後還是少來往的好。尤其姨娘和二弟,以後就不該再跟謝家有什麽交集了,即便日後他們家上門來,也打發走了便是。

如此,既讓姨娘明白糊塗的娘家人有不如沒有的好,也絕了他們家再帶壞二弟的可能。外人看了咱們的态度,以後甭管他謝家是為官做宰還是往下九流走,也不會牽扯到咱們家來。”

孟半煙字字句句為府裏着想,口口聲聲要就事論事,卻一張口就切斷了謝姨娘和謝家的聯系。他們不是就等着謝家回來給他們撐腰嗎,那就從跟上斷了他們的念想。

且不說侍郎府規矩大,說了不讓跟謝家往來謝姨娘還能不能往外互通消息,即便私底下聯系上了,原本過了明路光明正大的事也成了偷偷摸摸,往後再想借勢做什麽也是再不能了的。

武承定聽了這話如遭雷擊,他是嫌棄舅舅但他還想着借他外公謝铨的勢呢,現在孟半煙幾句話就斷了他的後路,他豈能不恨。

“爹,您不能聽大嫂的,姨娘好不容易才把外公和舅舅盼回來,現在又不讓見了,您讓姨娘往後的日子怎麽活。

況且、況且三弟這次也沒受大傷,誤不了去國子監讀書,求父親看在姨娘伺候您這麽多年的份上,留一份體面吧。”

武承定向來見人三分笑是個長袖善舞的,此刻也終于失了鎮定,看向孟半煙的眼神像是淬了毒的刀子。要不是這會兒是在衆目睽睽之下,他恐怕真的能撲上來生吃了孟半煙。

“二弟慎言,府中只有父親與母親,即便是姨娘的父兄也算不得二弟的外公、舅舅,二弟莫要認錯了親。”

武承安見武承定一副幾近癫狂的樣子,起身伸手把孟半煙拉到自己身後,“爹,兒子贊同半煙說的,無規矩不成方圓。咱們家的事他謝從钰都能插手攪風攪雨,若不斷了往來,往後這侍郎府到底聽誰的。”

這兩天家裏事情多,昨晚上陪着武靖在武承憲那裏熬了半宿,今天一大早本想着吃了早飯再睡一輪,沒想到阿柒又帶着查出來的結果上門了。

武承安只覺着頭重腳輕,站也站不住幹脆又一屁股坐回椅子裏,一副病病歪歪的樣子看向武承定。

“再說二弟說的那話,到底也太偏心了些。老三這次是命大才沒出事,要是那炮仗炸得再狠點兒,又或者謝家找的無賴手段再黑點,你怎麽就能保證老三現在還能好好的躺在房裏養傷。”

這話說出來看似是在反駁武承定,但字字句句都在幫孟半煙把她剛才說過的話壓瓷實,讓武靖想心軟也軟不下來,只能現開罰了兩人。

武靖原以為孟半煙會說禁足那些,能讓謝氏和武承定在府裏衆人跟前丢臉的處罰。

沒想到商賈人家出身的長媳還真是個狠人,連帶自己病弱的長子也學會了如何打蛇打七寸,蟄伏這麽多年,一出手就掐準了老二的死穴。

“行了,別争執了。今天的事出了這張門就別提了,往後謝家遞帖子上門一概不收,謝氏也不許再私底下見娘家人。至于老二,閉門思過吧,什麽時候知道自己錯哪兒了,什麽時候再出來。”

聽到武靖親口說出來的處置結果,屋裏幾個伺候的奴仆下人都戰戰兢兢不敢說話,誰都想不到在侍郎府得勢幾十年的謝姨娘,和眼看着要做家主的二少爺會就這麽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