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 58 章
有些事既說定了, 就自然越快定下越好。國子監每年過了清明進一批學生,出一批學生。
有的是考中進士候官做官去了,有的是走了其他路子謀了差事外任去了。也有些世家子纨绔純純是年齡到了, 快三十的人了總不能還讓國子監白養着,被一概清退出來。
現在把武承憲送進去其實晚了點兒, 但總好過再等一年,一年時間太長,誰也說不好武承定和謝家為了這個名額, 還會不會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情來。
被兒子說服的孫娴心,吃過晚飯就把這事跟武靖說了, 剛說起國子監的事,武靖還以為妻子是想要長子去, 頓時眉頭就皺起來一半。
畢竟他是正經讀書科舉出來的, 他比誰都清楚長子熬不住讀書的苦。誰知孫娴心是替武承憲要這個監生, 武靖聽完都怔住了。
“老三在湯先生手裏讀書都還吊兒郎當, 整天舞槍弄棒地猴兒一樣, 怎麽想起送他去國子監。”
“就是猴兒一樣, 才更要送去管一管。這些年我把心思都放在長安身上, 作為母親對老三頂天只算得上沒虧待, 要說管教卻是不夠。現在長安身邊多了孟氏,我也能騰出空來想想府裏其他孩子。”
有些話半真半假, 但越說又越覺得是這麽回事,連帶語氣神情也多了幾分真摯, 即便是在朝堂裏閱人無數的武侍郎也看不出半分虛情假意。
“要說這事也巧,今天進宮去娘娘問長安以後的打算, 家裏謝姨娘見了娘家人,老二帶着他舅舅去了長安院子裏, 也說想要去國子監的事,盼着長安這個當兄長的能願意。”
“他?他整天在外面結交那些狐朋狗友,都多久沒摸過書了他心裏沒數。他進去還能待幾年,還不如等僮奴大了送他去還好些。”
僮奴是武承定和柳娟兒生的兒子,還未滿三歲連大名都沒取。就因為家裏有武承安這麽個病病殃殃生怕留不住的孩子,武靖對這個長孫所有的期盼都是能平安長大就好。取了這麽個乳名,就是想他得個賤名好養活。
“是了,正是老爺說的這個道理。”孫娴心對僮奴這孩子一直還算不錯,平日有空也會叫奶娘抱來正院看看。這會兒聽武靖原是起了把去國子監的機會留給他的心,也只是輕蹙眉頭,一瞬就散了。
“長安體弱,即便他自己要去我也是不肯的。老二……那性子我這當母親的不說,老爺也該知道。況且他跟長安同年的,即便去了又還能待多久,學也學不出個名堂來。”
“倒是承憲那孩子,人雖是跳脫些卻也聽話。每日裏往我這裏來請安,我要是哪天啰嗦他兩句好好讀書別淘氣,那幾日就真能老實一點。”
“把這孩子送去國子監,說不定又跟在家裏讀書不一樣。再說還有我哥哥呢,進去了不怕他不服管教。”
聽孫娴心說起孫為羨,武靖原本還有些皺着的眉頭也徹底舒展了。武承憲對于他來說,更像是養了一只逗趣兒的小玩意兒。
畢竟方姨娘于他一算不得榮辱與共的妻子,二算不得喜歡寵愛的妾室,這麽一來放在他們母子身上的心思,自然就少了。
小兒子養在家裏調皮些無所謂,只要不闖大禍就行。現在要正經替他謀算将來,武靖确實還沒個頭緒。但難得孫娴心願意,他自然也順水推舟答應下來。
“你是t他母親,既你願意我這個做父親的自是沒有不肯的道理。只這事得你說,得讓這府裏上下都知道,咱們夫人這心胸氣量,比朝廷裏的宰相還寬還廣。”
“老爺何必打趣我,我這麽做也是想府裏越來越好。承憲要是能在國子監讀出個名堂來,日後老爺也能多一個臂膀,長安也能多一個能倚仗的弟弟,這樣的事情我是穩賺不賠的。”
孫娴心越是這麽說,武靖就越覺得她好,是事無不可對人言的坦誠,當夜不光是把替武承憲求國子監監生的奏章寫好,又把前院幾個管事叫來,仔仔細細把東跨院修葺的事宜問了一遍,催促他們加快工期。
要送武承憲去國子監的消息是第二天傳開的,來正院請安的方姨娘聽說這事之後,頭一回失了淡定跪倒在地一個勁沖孫娴心磕頭,全然顧不得坐在另一側臉色黢黑的謝姨娘和面如土色的武承定。
回到西跨院自己和武承憲的小院子,更是忙不疊的張羅丫鬟們開了箱子,把近兩年自己得來的賞賜都翻撿出來。
“剪雪你快看看有什麽時興的布料,挑一個鮮亮的一個持重些的,顏色別太悶,別讓夫人看了不喜歡。”
“銀心你去廚房打聲招呼,就說中午我借用一個竈做兩個菜。”
“連翹玉屏你們倆別傻樂了,趕緊去給阿憲收拾東西,去了國子監讀書可不是說能回來就能回來的。”
方姨娘在知道兒子能去國子監讀書之後就慌了手腳,轉着圈地在屋裏來回忙,拿了這個又漏了那個,衣櫃衣箱全被她打開來,又沒個頭緒。還是後一步回來的武承憲攔住她,才勉強挨着椅子坐下來。
“兒啊,你爹留你說什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