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章(1 / 2)

长女 空巢独居客 96 字 5个月前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 56 章

孟半煙和孫娴心出門沒多久, 西院的謝姨娘也等到了二十多年沒見過面的老父親。

一向孔雀似的驕傲的人,在看見白發蒼蒼親爹時,也忍不住淚如雨下。哭得幾乎站不住, 手指緊緊攥着父親手背上的青筋都全暴了起來。

當年謝铨壞了事被貶谪出京,一撸到底去了嶺南偏遠縣城任縣令, 當時人人都覺得謝家沒指望了,別說再回京城,就是一家子能不能活着到嶺南都還兩說。

當時謝铨的妻子已經死了, 家裏只剩兩個大女兒和兩個小兒子。姨娘有兩個但不中用,帶上一起走行, 留下看家着實守不住。

兩個兒子還小,帶在身邊多蹉跎些年不妨事, 萬一在嶺南有起複的機會也未可知。只兩個及笄了的女兒實在不好帶過去, 去了嶺南不說熬不熬得過濕熱瘴氣, 即便熬下來也耽誤說親嫁人。

謝铨猶豫了一個晚上, 就帶着兩個女兒送去了安寧侯府。謝铨當時犯的事有一半是替後來的安寧伯爺頂了禍, 要武家留下自己兩個女兒, 不算過分。

這道理當初把人送走的時候, 謝铨就一五一十地跟兩個女兒說了。謝姨娘的姐姐當時已定了親事, 可惜謝铨出了事那家人家就退親了,對于父親說的這些道理, 她聽不進去也不願聽。

只有謝姨娘一邊啜泣一邊跟謝铨保證,讓他安心去任上。只要自己還活着, 就一定能活得好好的。

一轉眼過了這麽多年,大謝氏在安寧伯府裏做姨娘做成了個透明人, 謝姨娘在侍郎府生兒育女,要不是孫娴心家世太好為人又足夠強勢, 如今怕是整個侍郎府都要被她收入囊中,倒也算得上是兌現了她的承諾。

父女姐弟多年不見,總有說不完的話。但二十餘年的蹉跎,不光讓謝铨成了年近七旬滿頭白發的老人,也幾乎消磨盡了他心裏多餘的愁腸婉轉。

親眼看見女兒外孫一切都好,老頭兒很快就平複下來。“前幾天,你弟弟在寶月樓碰上武承安的事,聽說了吧。”

“怎麽沒聽說,這兩天府裏都傳開了。那些個婆子丫頭最是會捧高踩低,見老爺對這事裝聾作啞,就一個個背地裏看西院的笑話。”

武靖不認謝家是府裏的正經親戚,好歹是私底下派人去謝家說的,沒鬧到明面上來。武承安和孟半煙兩個毛崽子卻是當着大庭廣衆的面給謝家好大個沒臉。

事後武靖的态度又暧昧不明,以前自己在夫人手裏吃了虧,過後他就必定要把武承定叫過去安撫,不然就要送些東西去自己孫兒房中,這一次卻半點反應都沒有,不就是默認了孟半煙的說法。

“這事不怪武大人,是我想簡單了。”

“爹!”

謝铨看着女兒因羞憤而漲紅的臉,說出來的話好懸沒噎死她。謝姨娘聽了這話差點從椅子裏跳起來,她這輩子最不甘心的事就是給人做了妾,連帶兒子女兒都要平白t矮那病秧子一頭。

“你急什麽,我知道你這些年養大定兒不容易。這麽大個府邸,你不争就沒有立足之地。”

“但那是之前,現在你爹你弟弟都回來了,咱們家又是正經的官宦人家。以前你用在後宅上的那一套就該改一改,侍郎府裏嫡庶長幼不能亂,往後你在夫人跟前也得更謙卑些才好。”

謝铨字字句句都如同尖刀捅在女兒心上,謝姨娘幾乎要坐不住跪跌到地上,還是一起來的謝從钰扶住姐姐,“姐姐莫急,父親的話還沒說完,你且安心。”

人在什麽位置做什麽樣的事,這是謝铨一輩子奉為圭臬的道理。當年被貶谪出京到嶺南做縣令,他還能一步一步爬上來,靠的也是這個。

他比女兒更清楚孫娴心的家世到底意味着什麽,也更明白武靖是個什麽樣的人。他不願得罪孫家,就必須要女兒主動退一步,才好謀求更多。

“孫為羨在國子監裏做司業,你只看着眼前這點家産,怎麽就不知道給阿定謀個官職。府裏進國子監讀書的名額還在吧,武承安那個身子必定是用不上了,你為什麽不提承定讨了來。”

“父親如何知道我沒要,早幾年前就說了讓承定去國子監讀書,以後即便考不上進士,也能名正言順謀個官職。偏夫人不肯,只說武承安還沒個着落,怎麽能把國子監的名額給庶子。”

這些年謝姨娘一直沒能全然壓過孫娴心,不就是差在家世上。她倒是願意不要臉撒潑打滾的鬧,把去國子監的名額給兒子鬧回來。

可之後呢,進了國子監孫為羨是司業,現任祭酒是孫老爺子的親傳門生,裏面還有不知道多少先生老師都跟孫家有關系。要讓他們知道武承定入國子監的資格是怎麽來的,進去了也沒好日子過。

“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武承安身子不好,這名額空着也是空着。孫家要娶個商賈女做兒媳争家業那就讓他們争,我們主動退一步,再去要這個名額總不算無禮了。”

謝铨想得挺周全,連以退為進都想到了,“這麽大的一個府裏,總有人主內也要有人主外。只要咱們能把承定托上去,府裏這點家産銀錢,又算得了什麽。”

“再說,往後你兒子要是能在朝堂上站穩腳跟,到時候府裏不怕他說了不算。她孫娴心和孟半煙再能幹,說不得也只是個管家的命罷了。”

要不說姜還是老的辣呢,一番話說出來就讓謝姨娘和武承定全開了竅。一時間恨不得馬上就去跟他爹表白表白,家裏的産業他不要了,只要能去國子監讀書入仕就行。

還是謝铨攔住了外孫,要謝姨娘派人去松雲院傳話,又讓自家兒子跟武承定一起過去,一來為給寶月樓那天的事道歉,二來去探探他的口風,要是這事武承安自己願意,就更好辦了。

武承安全然不知自己又一次被西院惦記上了,送了母親和妻子出門,他就回房補了個回籠覺,睡得日上三竿才起身。

孟半煙外祖家是開醫館的,這些年即便不學聽也聽了許多養生之道。跟武承安成親以後第一條規矩,就是要把他三餐不按時的毛病改過來。

以往孫娴心每次看兒子病病殃殃說起不來的樣子,就總要心軟,何媽媽多唠叨武承安幾句,她還要在中間做和事佬,替兒子和稀泥。

現在有了孟半煙,松雲院的事孫娴心就幾乎不管了。武承安有時候懶勁兒上來起不來床,那就不起來。沒胃口不願意吃飯那就不吃飯,只是過了飯點再想跟以前那樣,心情好了要碗湯,餓了要碗面就不能了。

院子裏的丫鬟想要偷偷接濟主子,也一個一個被孟半煙抓了個正着。孟半煙明着跟武承安說了,以往他身子不好想多睡會兒多躺會兒那都由着他,可一日三餐不按時對身體百害無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