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关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自然在此发生了很多的经典战争。最着名的,当然就是楚汉之争时期,韩信的井陉关大捷。
楚汉之争,项羽在彭城击败刘邦,被动局面下,刘邦采纳张良计策,以虚张声势与项羽僵持,分兵伐代、赵、燕、魏等地的诸侯势力,以达到从侧后方袭扰项羽的目的。
韩信率领人马,连续消灭了魏、燕、代,最后在井陉关一带,与赵军遭遇。赵军将领陈余手下的将领李左车建议,据险死守,坚壁不战,与张耳、韩信军周旋相持。韩信、张耳求战不得,后退无路,时间一久,必然大败。
刚愎自用的陈余却不听劝告,认为韩信兵力不足,且远道而来,疲劳之师,不足为虑,主动出击,一样可以大败韩信,于是率领大军列好阵势,准备与韩信决一死战。
谁知此举,正中韩信下怀。他指挥部队开进到距井陉口三十里处扎下营寨。到了半夜时分,迅速实施作战部署。一面挑选两千轻骑,让他们每人手持一面汉军的红色战旗,由偏僻小路,迂回到赵军大营侧翼的抱犊寨山潜伏下来,准备乘隙袭占赵军大营,断敌归路。一面又派出1万人为前锋,趁着夜深人静、赵军未察觉之际,越过井陉口,到绵蔓水东岸,背靠河水列开阵势,以迷惑调动赵军,增长其轻敌情绪。
赵军主帅陈余,率领大军来攻,见韩信背对绵水列阵,不由哈哈大笑,“人人都说韩信善于用兵,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让其一战成名,今日我却看此人,根本就是浪得虚名,兵法云:欲战者,勿附于水而迎客,此人连这都不懂,焉有不败之理。”于是一声令下,率领大军杀了过去,妄图一举击败韩信的人马。
韩信手下将士,眼见前有强敌杀来,后面背靠绵水,无路可退,只有拼死一战,才能绝处逢生,于是全军将士,无不抱定必死之心,拼死一战,人人以一当十,勇猛锐不可当。
这边激战正酣,那边张耳已经率领两千轻骑,趁着赵军大营空虚,突然出击,夺下大营,并遍插汉军旗帜,敲锣打鼓,鼓动造势。
一场鏖战,陈余数倍于韩信的人马,竟然抵挡不住韩信的背水一战之师,眼见形势越发不利,只得率人撤退。眼见来到自己大营前,却见自己大营已是遍插汉军旗帜,后路已被切断。
陈余大惊之下,率军前来夺营,不想被韩信和张耳,两路夹击,自己腹背受敌,被汉军杀得大败。
韩信\"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背水一战的经典之战,也被载入史册。如今宇文成都率领大军来至井陉,面对拥有重兵的刘建,将会面临怎样的一场恶战呢?
正是:井陉关前起烽烟,背水一战史册传。
如今物是人已非,只有残阳映壁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