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6天(2020年8月9日,星期日)——爸爸最欠</p>
今天早上从姥姥家开车回家,在车上爸爸照例又打开收音机收听“1039交通广播”,现在正是爸爸妈妈都喜欢听的“一路畅通”节目。</p>
这个节目每期都有一个主题,听众都可以发信息跟主持人“互动”,所以收听这个节目总是能听到好多新鲜事儿,很有意思。</p>
今天早上节目的主题是“你干过什么‘欠事儿’”,然后听众就纷纷发来消息,给大家讲自己干过的各种“欠事儿”。</p>
什么藏在别人床底下吓人啦、小时候用剃须刀刮光眉毛啦、尝各种型号铅笔的笔芯味道啦、拉狗舌头啦,热闹极了。</p>
看来真是每个人都干过特别“犯欠”的事儿!</p>
妈妈听着听着忽然笑了起来,爸爸感到莫名其妙,问她“笑什么”,妈妈边笑边说:</p>
“这也就是你正开着车呢,不然这个话题你能跟他们‘聊爆了’!”</p>
我一想还真是,吓人算什么呀,拉狗舌头算什么呀,这些事儿跟爸爸“犯过的欠”相比那根本就算不上什么。</p>
我从小就开始听妈妈讲的“爸爸欺负猫”、“爸爸欺负狗”的各种故事,然后慢慢长大以后发现家里的猫猫狗狗真的是见了爸爸就跑。</p>
看来妈妈讲的“故事”还是比较可信的。</p>
别说猫狗了,爸爸犯起欠来连我和妈妈都要招,一有机会就开启“犯欠模式”,用妈妈的话说就是“磋磨人”。</p>
我和妈妈常常被“磋磨”得不厌其烦可又无可奈何,想躲都没处儿躲,总是哭笑不得。</p>
爸爸还狡辩呢,说他“最正经了”,从来不“犯欠”。</p>
得了吧,在我心里,就是“爸爸最欠”!</p>
--------------------</p>
第3317天(2020年8月10日,星期一)——时间最宝贵</p>
我终于不总抱着手机不放了,因为除了玩手机还有好多事情可做。</p>
比如看看电视啦、玩玩玩具啦、看看书啦、出去跑跑啦,都比玩手机强多了。</p>
其实这倒不是我有多自觉,而是妈妈的“手段”实在有效。</p>
前一阵儿我玩手机玩得太“疯”了,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抱着手机,每天的作业都完成得很慢。</p>
后来爸爸妈妈实在忍不下去了,就查看了我玩手机的时长。</p>
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真的大吃一惊,有一天我玩手机的时间居然超过了九个小时。</p>
这比爸爸妈妈上一天班的时间还要长啊,可以说我从起床几乎除了吃饭就没干别的,光玩手机了!</p>
妈妈一看就急了,看来常规的“说服教育”已经约束不了我了,必须采取点儿“实际措施”了。</p>
于是妈妈就在我的手机上做了“限时”设置,每天只能玩三个小时。</p>
不过妈妈也在检讨自己,说这也怪她,不应该这么早就给我配手机,而且还是配置不低的新手机。</p>
虽说我自己有个手机确实方便上课、做作业什么的,但是小孩儿哪那么容易抵御手机游戏和“傻子视频”的诱惑呀!</p>
现在好了,我每天只能玩三个小时手机。</p>
虽说三个小时其实也不短,但比起之前九个小时来说已经算是很大的改变了,进步也要循序渐进嘛!</p>
不过这种“限时”也会有一个“磨合”的过程。</p>
比如妈妈刚设完限时的第一天,我发现自己用微信、拍照片也都是会占用那三小时时间的。</p>
结果三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我就连微信都看不了了。</p>
爸爸妈妈发了什么信息我也收不到,这还挺麻烦的。</p>
还好妈妈很快就做好了调整,现在我看微信、拍照片、看相册等等这些正常使用手机的行为都已经不会占用那三小时了,我也很快就适应了新的规则。</p>
玩手机的时间被限制了,那干正事儿的时间自然也就变多了。</p>
反正时间有限,我也不舍得一下子用光,于是我每天完成作业也比原来早多了。</p>
这也就是“限时”所起到的正面作用了。</p>
现在我终于体会到“时间最宝贵”了,每天三小时玩手机的时间,必须合理安排,得“精打细算”才行!</p>
--------------------</p>
第3318天(2020年8月11日,星期二)——超级粉丝</p>